事实:应收债权清收:道阻且长
案件关键时间节点
今天是2024年的某一天,融金所第二次立案了,2020年4月20日已经过去了5年,平台暴雷到现在接近7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法院执行回款登记只有6%,这么低的回款率让众多债权人既焦急又无奈。
深圳处理中的问题
在“属地管理”原则之下,深圳处理融金所案件时存在不少欠缺之处,2019年深圳率先关闭民事催收诉讼通道,推行“温柔催收”,结果导致借款方大规模逃废债,并且立案15个月后才启动抓捕程序,这使得涉案人员有时间去转移资产、串供等,此外公检法系统各自为政,执行局对大量民事债权清收长期予以搁置 。
其他地区成功模式
其他地区有可借鉴的成功模式,这与深圳不同。杭州模式是政府主导债权变现,比如针对草根案件;公安系统协同催收,像微贷网的情况。上海是法院主导“刑民并进”来进行实效清收。东莞团贷网立案后民事追偿通道就畅通了。深圳在融金所案件处置方面远远比不上这些地区。
维权组织生态恶化
自2019年9月中旬开启公心维权工作后,维权组织的生态状况不断变差。一方面,有专业的掮客渗入其中,那些从事维权生意的人想尽办法敛财,并且借助分裂出去的派系进行捣乱,使得“核心组”的公心维权遭遇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搭便车的效应十分显著,在26267名登记债权人里,只有不到2%的人参与了实质的维权活动。
维权经费困境
公心维权持续了5年多,参与捐款的人数不超过800人,维权成本分摊比例和收益不相符,进而出现了“公地悲剧”,2022年3月23日,“核心组”注册了“誓志不渝”微信公众号,原本打算依靠公众号收入来进行维权,然而由于没有开通推文中段广告位,流量收入非常少,到2025年3月流量主广告的总收入仅有13.07元。
破局路径探索
破局的关键可能在于重构大户责任机制,法院回款登记公告附件表明,有680名充提差本金在50万元以上的债权大户,这些大户的合计债权占比约62%,可以建立大户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债权比例分摊维权成本,还能够探索“风险代理 + 成果付费”的律师委托模式,推动司法机关建立大户代表人诉讼机制,使大户们承担起责任。
你觉得大户责任机制有没有办法有效解决融金所案件维权时遇到的困境?欢迎大家进行评论互动,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